电力防灾应急

华电云南梨园水电站堰塞湖漂浮物应急处置案例

发布时间:2025-10-16来源:国家能源局

基本情况

梨园水电站工程概况

梨园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右岸)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左岸)交界的金沙江中游河段,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并具有库区航运和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体积水电水利工程。正常蓄水位1618.00米,相应库容7.27亿立方米;校核洪水位1623.21米,相应库容8.05亿立方米;死水位为1605米,相应死库容为5.54亿立方米;消落深度13米,调节库容为1.73亿立方米,具有周调节性能。

案例背景

2018年10月和11月,金沙江上游先后发生2次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堰塞湖。据研究分析,白格堰塞湖若无人工干预库容可达7.70亿立方米以上。11月13日堰塞湖经人工干预后堰体开始溃口,溃口处洪峰达33900立方米每秒。11月15日洪峰到达梨园。11月19日漂浮物抵达梨园水电站近坝库区。

为防止漂浮物顺流而下威胁下游电站安全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梨园水电站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漂浮物全部拦截在梨园库区。经初步统计,江面漂浮物面积超43万平方米,体积超5万立方米,主要包括树木、杂草、生活垃圾、动物尸体等。

漂浮物的影响分析

漂浮物长期遮盖江面,腐烂变质影响水质;漂浮物堆积在坝前,影响泄洪能力,易引发洪水灾害;大量动物尸体的腐烂发酵发臭,会造成河道污染滋生细菌诱发疫情,同时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大体积漂浮物可能封堵拦污栅导致发电能力受限,更有可能损坏拦污栅,导致漂浮物沿流道进入水轮机内部,可能损坏水轮发电机。

图1 库区漂浮物

漂浮物打捞处置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是电站地处高原干热河谷地带,每日下午随着温度的改变,江面上风大浪涌高,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每日工作时长得不到保证。二是电站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漂浮物体量大,处置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大。三是漂浮物中夹杂大量尸体,长时间浸泡腐烂发酵,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和心理,视觉与嗅觉带来极大考验。同时腐烂尸体易引发疫情,打捞过程需做好防疫工作。四是漂浮物成分复杂,树木、杂草、垃圾、尸体,部分可利用部分不可利用,分类分拣及处理难度大。

主要做法与实践

应急管理

(1)成立应急机构

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漂浮物打捞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明确处置期限,确定处置方案,筹措专项资金等。下设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的突发问题。

(2)向政府备案和请示

编制《云南华电梨园公司应对金沙江堰塞湖行洪期间大体积漂浮物应急预案》,并在丽江市、迪庆州相关部门备案。

向丽江市、迪庆州提交《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关于紧急处置金沙江“11·3”白格堰塞湖造成梨园水电站坝前库区大面积漂浮的请示》并获批。

(3)开展论证和检测工作

委托中政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库区漂浮物处置的环境评估论证,并出具评估报告。

委托云南环绿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水质送样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4)紧急采购招标

根据上级公司党委会的批复,采取公开询价的方式开展紧急采购,确定漂浮物打捞与处置的承担单位。

(5)人员及应急物资配置

微信图片_20251016164808.png

表一  人员配置表

微信图片_20251016164814.png

表二  应急物资配置表

漂浮物打捞与处置

(1)打捞。采用“围三缺一+挖掘机岸边坡机械打捞”方式。

(2)处置。采用“外运+现场处置”方式,与第三方签订漂浮物处置合同。

经验总结与提升

(1)在人民长江杂志上发表《堰塞湖洪水影响下下游水电站应急处置实践与思考》的论文。

(2)编制作业指导书、制作专用计量工作清单簿。

(3)开展QC项目创建,做好案例的总结和推广。

成效与创新

01

打捞方式成效与创新

按照传统的清漂船处理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清漂船无法打捞大体积漂浮物。二是作业效率无法满足工期的要求。三是作业人员长时间与腐烂的动物尸体接触有感染疾病的风险。

鉴于上述问题,经实地研究考察,并结合现场地理环境,提出了“围三缺一+挖掘机岸边坡机械打捞”方式,即在漂浮物周围布设钢丝绳,在钢丝绳上栓挂特制钢挂钩、钢丝网和特制浮筒使其浮于水面,在库岸边布置2台20吨卷扬机将漂浮物圈至岸边,最后用挖掘机将漂浮物清理上岸。

成效:平均每天漂浮物打捞量从原来的50立方米每天提升至300立方米每天,工期缩短为原来的六分之一。从而节约成本约60%,有效杜绝感染疾病和瘟疫的发生,减少漂浮物对水质的危害。

图2  漂浮物打捞

02

现场处置成效与创新

统一填埋和统一外运处理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梨园水电站处于高山峡谷地带,没有填埋大体量漂浮物的合适位置。二是填埋后的降解时间长,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还可能带来二次环境污染。三是梨园电站至市区为18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统一外运需要消耗极大的财力。四是外运途经多个村庄和玉龙雪山景区,尸体腐败发酵的气味可能引起负面社会舆论和存在诱发疫情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经研究决定采用分层次分类别差异化处置漂浮物,即可回收利用的木材生物制炭处置。不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外运处置。动物尸体按照《玉龙县畜牧兽医局关于金沙江干流白格堰塞湖下游灾后畜禽死尸无害化处理和圈舍消毒技术方案》就地无害化环保处置。

成效:一是分层次、分类别、差异化处置有利于环境保护,避免了集中处置带来的二次环境污染问题。二是与传统填埋处理方式相比采用生物制炭加工处理使用的是电动力,无污染,尽最大可能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让废弃物再次得到利用,属节能环保项目,节省了社会资源,得到政府大力支持。三是制炭产物可销售,能有效弥补处置成本。

图3 生物制炭加工厂

总结与建议

1.“围三缺一+挖掘机岸边坡机械打捞”工作法已在梨园水电站全面使用,可应用到全国同行业其他水电站漂浮物打捞工作中;清漂作业指导书、清漂作业人员管理办法及清漂工作量记录清单簿等已在日常打捞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此工作法减少了水库漂浮物打捞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有效解决了漂浮物长时间浸泡带来的污染水质问题,为梨园生态环保、防洪度汛、发电效益及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就地建设生物制炭加工厂房,一是将可回收利用漂浮物制成木炭,使得物尽其用,从而减少社会资源浪费,为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二是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售卖后的收入可弥补处置费用;三是缩短了处置时间,进一步节约了处置成本。

推荐单位: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公室

案例单位: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梨园发电分公司

团队成员:吴华、杨秀方、赖德志、李现启、高修荣、王栋才、黎海波、田鹏、杨志虎、熊静

来源:国家能源局《电力行业防灾减灾救灾典型案例汇编(2024年)》


版权所有:CPEM电力防灾应急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