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中广核(广东)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公司”)前身是2007年成立的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2024年7月正式改名为广东公司,经过17年的发展,广东公司实现了从陆上到海上、从风电到风光并举的跨越式发展,陆续在江门、高州、茂名、云浮、肇庆市等地建成投产9个陆上风电场,在深圳、中山、佛山、东莞、云浮、汕尾、江门市等地建成投产8个光伏电站,在阳江、汕尾、惠州市建成4个海上风电场,累计投运容量380万千瓦,居广东省同行前列。
案例背景
我国位于西北太平洋,是受台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979至2018年间303个登陆台风活动长周期变化如图2所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都会有7个左右(7.6个)的台风登陆我国,而每年6月至10月是南海台风高发季节,广东公司所在区域是每年台风登陆最多的地区,2022年影响到我国南海的台风8个、2023年4个、2024年6个,平均每年6个左右的台风影响到我国南海海域。

图1 广东公司场站分布图

图2 中国气象局1979—2018年数据集绘制2.5º×2.5º格点上(a)6小时间隔
台风路径点(b)台风生命史最大强度(LMI)位置(c)登陆位置的空间分布
案例概要
2018年10月随着广东公司第一个海风项目——阳江南鹏岛海风项目启动建设,海上防台应急工作成为广东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广东公司积极学习和借鉴行业内外成功防台经验,用于海风项目防台工作,并在历年防台工作中总结和提升。2022年7月2日广东阳江“福景001”因台风走锚发生沉船事故,造成25人死亡、1人失踪。海风项目防台应急工作再次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图3 福景001沉船事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广东公司围绕“生命至上,保守决策”的防台指导思想,以“绝对安全,万无一失”为目标,按照“统筹指挥、分级响应”的原则,总结2022年以前历次成功防台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认识、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的防台应急模式,受到政府正式发文表彰,多次受邀到阳江、汕尾、惠州等地市的政府部门作经验分享,并在同行业中大力推广。
2022年至今,在广东公司防台模式的指导下,成功完成19次台风的防台应急,成功撤离船舶877艘次,成功撤离人员14142人次,印证了本套防台应急模式的可行性。

图4 2022年和2023年防台撤离数据
二
主要做法与实践

为做好台风应对,确保公司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广东公司制定了防台专项应急预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防台标准响应清单,固化防台各项动作。同时,针对海风项目制定了符合海上作业实际情况的防台撤离策略,用以指导海上施工作业的防台应急工作。
广东公司的台风应对工作是从西北太平洋面上有热带扰动生成时就开始启动,安排专人跟踪台风动态,每天发布台风动态监测报告,当台风距离我方海风场1400公里左右,启动海上撤离工作,停止海上施工作业,按照防台撤离策略开始撤离海上船舶和人员,每天定时召开防台沟通会。
在台风到达前48小时或政府发布白色台风预警信息时,海上所有船舶到达港口或者锚地,各单位开始防台检查;在台风到达前36小时或政府发布蓝色台风预警信息时,海上所有人员全部上岸,各单位完成防台检查和设备设施的加固工作;在台风到达前24小时或政府发布黄色、橙色、红色台风预警信息时,各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禁止户外活动或转移人员至安全地带。
当台风下降为热带低压,已离开涉海区域500公里以上或现场平均风速<10.7米每秒、浪高<2米时,解除防台应急,各单位组织清理现场,做好生产恢复工作,台风造成损失的上报损失情况。最后组织召开防台总结会,做好本次防台工作总结和经验反馈。至此,防台应急工作结束。

图5 广东公司防台撤离策略
三
成效与创新

自执行该标准防台应急程序后,广东公司历次防台工作均做到了提前预警、提前撤离、人员100%上岸,提前完成省防总“六个百分百”[1]撤离要求。为确保人员100%真实上岸,防台工作小组到码头现场逐一点名、签到、拍照、录视频,再到酒店逐一核实检查人员安置情况,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来确保人员100%上岸。

图6 人员上岸检查
历次防台工作结束后,广东公司都会召开防台总结会,对本次防台工作进行复盘,查找防台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总结提升广东公司防台应急工作。

图7 防台复盘示意图
为做好与属地政府的应急联动,防台期间广东公司各涉海项目公司积极与属地海事、发改、应急、三防等政府部门对接,根据属地政府防台要求,成立现场联合指挥部,开展联合应急值守和联合督导检查等系列工作,严格执行属地政府防台指令要求。

图8 与属地政府防台应急联动
2022年广东公司成功撤离船舶464艘次和相关人员7415人次,2023年成功撤离船舶241艘次和相关人员4704人次,实现了防台撤离人船零伤害,工作成效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01
提前预警
提升台风信息监测的前瞻
为提前预测台风信息,广东公司通过气象软件实时监测南海和其它海域气象条件,一旦发现有热带扰动生成,根据ECMWF欧洲气象中心、GFS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ICON德国气象局3家主流气象软件判断预警级别,当3种气象软件都预测有台风生成,预警级别达到最高级别——红色预警。然后,将红色预警信息发给专业气象机构做出分析预报,每12小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提醒各单位做好防台准备。通过气象软件可以提前7—15天预测到台风生成的信息,从而给海上施工作业单位争取到足够长的时间做好防台准备工作。


图9 台风预警监测报告
02
精准研判
构建防台撤离策略的科学性
为做好海上施工单位人员和船舶的有序撤离工作,广东公司在考虑施工船舶撤离所需时间、台风移动速度、海上工作断面等重要因素后,针对性地制定了海风防台撤离策略。
防台撤离策略根据台风到达现场所需要的时间,明确了台风到达前72、48、36、24小时自航船舶和非自航船舶撤离的标准要求,确保了在台风到达前,海上船舶全部到港,人员全部上岸,从而实现了台风应对工作的“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图10 广东公司防预警机制指令内容简表
03
固化标准
形成统一行动响应的标准性
台风应对工作是自上而下、庞大、复杂、繁琐的系统性工作,需要考虑到内外部的协调、上下级的沟通、指令的下达、撤离要求的执行等众多因素。为了将复杂的防台应急工作简单化、清晰化,广东公司将整套防台应急工作划分成了9个步骤,将每个步骤需要完成的任务条理化、简明化,形成了一套防台标准响应行动清单,更具有可操作性,适合用于指导一线防台工作。

图11 广东公司防台标准响应行动清单
04
闻令而动
落实防台指令动作的规范性
在防台应急工作中,尤其是在海上撤离时,将上级防台工作要求准确、及时传达到现场是防台成功的首要条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东公司在广东省白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台风预警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对应的T0到T6的防台指令,并通过书面形式下发到现场,使现场准确、清楚地知道防台指令,并精准执行指令内容,确保了历次防台的成功。
T0到T6指令内容:T0是台风到达现场前72小时,海上施工作业要形成工作断面,各单位发布台风预警;T1是台风到达前48小时或政府发布白色台风预警,海上船舶到达港口或锚地,各单位开始防台检查;T2是台风到达前36小时或政府发布蓝色台风预警,海上人员全部上岸,各单位完成防台检查和设备设施的加固工作;T3是台风到达前24小时或政府发布黄色台风预警,禁止非必要的户外活动;T4是台风到达前24小时或政府发布橙色台风预警,禁止户外活动;T5是台风到达前24小时或政府发布红色台风预警,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T6达到条件解除防台应急。

图12 广东公司防台指令单
四
总结与建议

广东公司总结提炼防台工作经验,编制了《中广核(广东)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防台应急操作实务指南》,涵盖了防台的标准行动清单、气象监测途径、防台指令、防台撤离策略、政府相关文件等内容,让防台应急工作有了可参考的样本和动作模板,让防台应急工作变得有迹可循,在应对台风灾害不再束手无策。


图13 广东公司防台应急操作实务指南
推荐单位:广东能源局
案例单位:中广核(广东)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团队成员:王耀明、潘天国、行九晖、包秀鹏、吴鹏、郭子生、鲁俊勇、陈艳生、潘欣全、兰洪涛、孙文博、李东起、李嘉成、曾繁斌、穆允子、覃丹峰、王坤、王江、陈建伟、安迪
来源:国家能源局《电力行业防灾减灾救灾典型案例汇编(2024年)》
版权所有:CPEM电力防灾应急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