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蛟一号”科技创新团队高质量建设超高压直流电缆试验平台

发布时间:2024-09-05来源:
8月26日,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超高压直流电缆长期带电综合性能试验平台在国网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建成投运,该试验平台由国网浙江舟山供电公司(以下简称“舟山供电”)“国蛟一号”科技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为后续我国自主生产的高电压等级直流电缆系统长期运行性能考核提供试验平台。该平台可支撑国内重大工程项目用电缆长期性能考核,同时丰富了“国蛟一号”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的科技内涵,为高压电缆绝缘材料国产化提供试验依据。
 
锁定运行痛点
 
破解输电难题
 
如何把好超高压直流电缆质量关,舟山供电“国蛟一号”科技创新团队瞄准目前传统升流变压器加热方法引入的绝缘温度梯度分布与实际运行工况的差异性问题,以更加接近实际运行的方式进行试验研究,联合国内相关厂商,统筹研发能同时对电缆施加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综合试验平台,该平台集成了高压送能变压器、直流大电流发生器、绝缘支撑平台、测量控制系统等设备,旨在对超高压直流电缆的绝缘耐压、电热老化、温度分布等综合性能进行全面考核的试验研究,与之前的试验相比提高工作效率30%,节省了20%的人工成本和50%的模拟回路样品数量。
 
以往国内开展直流电缆导体升温试验时,采用交流升流变压器施加交流电流的方法进行试验,而用于远距离传输的直流海缆往往采用钢等磁性金属作为其铠装材料,当导体施加交流电流时,海缆铠装层会产生严重的涡流损耗,促使铠装发热加剧,导致直流电缆升流发热,试验过程与实际运行工况有较大差异,无法对电缆及其附件的电气性能进行有效考核。
 
舟山供电“国蛟一号”科技创新团队基于多年的直流电缆试验技术沉淀,依托于舟山多端柔直工程的实践经验,研制了能同时对电缆施加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综合试验平台,解决了涡流损耗对直流电缆绝缘温差梯度分布与实际运行工况差异性的问题,与直流电缆的实际运行方式保持一致进行试验研究,提高电缆系统评估的有效性。
 
“以往,我们开展相关直流电缆试验需要借助热循环加热系统和直流高压发生系统,分别对直流电缆进行升流和加压,模拟在真实运行情况下的电缆运行状态,且系统操作烦琐,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工、时间、模拟回路样品数量。现在有了这个试验平台,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试验平台负责人高震介绍道。
 
与之前相比,该平台还采用光纤测量控制技术,所有控制均采用互联网5G测量技术,运用人工智能采集和传输试验平台上的数据,对全过程仿真试验系统进行实时、历史数据采集和整理,自动生成试验报告,遇到故障自动报警,以此来掌握超高压直流电缆性能评价的核心技术,平台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深耕海洋输电
 
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海上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跨海互联的快速发展,海缆工程输送容量、距离及经济性提升需求逐步增加,发展超高压直流海缆技术需求不断增强。超高压直流电缆因其输送距离长、系统稳定性好、输送容量大等优点成为海底电缆输电工程的首选,国际上直流电缆线路的投运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舟山供电“国蛟一号”科技创新团队长期专注于开发试验设备和提高检测技术,系统鉴定直流电缆的关键技术性能指标,从而保证直流输电工程运行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
 
作为“中国海洋输电核心智慧和系统解决方案”,“国蛟一号”用自主研发的智慧和精准施工的技艺,为沿海诸省提供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施工试验、运营维护等海洋输电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国蛟一号”团队40余载深耕海洋输电领域,秉持着“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安全”的初心,打造海缆施工装备国之重器,建成国家电网公司唯一海洋输电实验室,攻关海缆智能施工等关键技术,努力提供安全稳定、绿色环保的世界一流海洋输电技术,取得8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和40余项各级科技奖励,获得“舟山魅力人物”等荣誉。
 
“国蛟一号”科技创新团队在海洋输电试验装备和技术标准方面实现了系统突破。先后建成了国内首个海缆线路水下探测平台、交直流海缆试验平台以及海缆环境模拟平台,主编了海底电力电缆输电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国家标准,推动了海缆工程技术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组织攻关了直流电缆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成为国内高端电缆输电技术研究的“国家队”,也为促进国内电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迈向纵深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电力报

版权信息:CPEM电力设备管理大会_电力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