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松水,层峦叠嶂。沿着长白山支脉老爷岭一路向南,便抵达我国东北虎、东北豹繁殖种群栖息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利用冰雪、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
吉林省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建立以来,东北虎豹种群拥有了大范围、高质量的生存家园。监测数据显示,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分别由试点初期的27只、42只增至目前的约70只和80只。
随着虎豹种群持续恢复,公园内的电网运维和巡护工作有了更高要求——既要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又要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延边供电公司的2条220千伏线路、9条66千伏线路穿越公园,且大部分位于无运营商通信信号区域,传统可视化设备难以覆盖,无人机巡检易“失联”。对此,该公司持续探索应用在当地更适用的巡检技术。
9月15日上午,在延边220千伏图汪甲乙线沿线,延边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员工操控一台可跨越障碍的机器狗巡检1号至9号铁塔。机器狗“身手敏捷”,可360度拍摄并回传线路影像,高效识别设备隐患与野生动物踪迹。为了应用无人机巡检,该公司于2021年12月引入无线网格自组网通信技术,沿电力线路搭建通信链路;2023年9月,进一步部署应用无线局域网通信的可视化监控装置,给铁塔加装红外相机,实现通道环境实时监测。2024年,运维人员配备了背负式基站,实现无信号区7平方千米内通信无忧,“天空+地面”立体运维网建成。
虎豹归来,山林生机勃勃,附近居民的生活也悄然改变。家住珲春市春化镇的刘宇强2023年被聘为生态管护员。和他一样,园区内共有8100多名村屯居民和林场职工家属通过“一户一岗”政策走上生态管护岗位,每户每年平均获得约1万元的管护经费。
“现在巡山不像过去全靠两条腿了,”刘宇强指着远处的铁塔说,“上面装的摄像头能帮我们看清好几公里外的动静,发现虎豹靠近村屯,手机立马就能收到告警。”这套依托电力基础设施构建的一体化监测系统,不仅保障了电网安全,还助力守护虎豹、预防人兽冲突。
2023年12月,大兴沟片区一处居民点附近发现东北虎踪迹,正是生态管护员借助安装在铁塔上的监测设备第一时间发现了险情,及时启动预警,避免了人虎相遇。截至目前,延边供电公司已在公园内线路上安装153套可视化监测装置。
公园生态持续改善带动了周边生态旅游业的兴起。“去年我家光旅游季收入就增加了3万多元。”汪清县东光镇磨盘山村村民李秀华说。她家原本以采山货为生,如今开办民宿,她还兼任公园讲解员。
在磨盘山村的监测宣教中心内,仿真虎豹标本栩栩如生,5D放映厅带来沉浸式体验。开馆至今,这里已接待游客超1.6万人次。生态旅游不断升温,延边供电公司加强景区电力设备巡检,实时监测热门景点用电动态,打造“15分钟供电极优服务圈”,建立24小时专人联络机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汪清县还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为生态旅游注入绿色动能。延边供电公司同步推动绿能智慧管理系统建设,促进景区用能精细化管控,以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为公园周边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撑。
来源:国家电网报
版权所有:UAV FORUM 全国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