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的±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通道上空,多旋翼无人机对沿线农业大棚集中区开展飘浮物隐患专项巡检。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巡检人员通过智能巡检管控平台远程操控无人机实时监测周边环境,迅速识别出9处隐患并推送至运维终端,实现动态响应与闭环处置。这是该公司应用科技手段提升电网运维水平、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一次实践。
随着宁夏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和结构日益复杂,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存在工作效率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大、巡检数据无法通用等问题。国网宁夏电力以“全域一体化”为方向,针对人巡、机巡、视频巡数据壁垒的问题,组织跨专业柔性团队开展科技攻关,构建智能巡检中心,打造智能巡检管控平台。该平台整合无人机巡检数据、机器人巡检数据、远程视频数据等7类数据源,打通站端智能巡检系统、生产精益化管控系统等7个专业系统,实现了巡检资源、数据、业务在各专业的无缝协同与高效流转。智能巡检管控平台深化“智能体+大模型”技术应用,创新采用大小模型协同架构,部署196个针对特定设备、场景的专业化小模型,实现设备缺陷的精细化识别;运行24个通用型大模型,提升识别能力和适应范围。目前,宁夏电网变电站智能巡检覆盖率达93.93%,110千伏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适航区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配网线路自主巡检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形成集约高效、多专业协同的智慧运维体系。
在线路验收环节,智能巡检同样展现出显著效益。“以750千伏坡宁线验收为例,传统人工走线验收需20人连续工作14天,现在应用无人机仿线飞行技术,仅需2台无人机巡检3天即可完成。”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开展智能验收以来,该公司已高效完成包括±800千伏中衡直流、750千伏坡宁线在内的多条线路精准验收,有效提升了工程投运效率和安全水平。
为进一步推动智能巡检成果落地转化,国网宁夏电力再造巡检业务流程,设立航线规划组、数据处理组、空域管控组等专业团队,全面承接空域申报、数据采集、航线规划、数据分析、装备维护及教育培训等全流程业务,打造主业提效、产业增收的协同发展新模式。
来源:国家电网报
版权所有:UAV FORUM 全国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