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在湖北恩施±800千伏金塘线,湖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应用搭载三维激光雷达的无人机评估铁塔健康状况。这是该院依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指南项目“数字化杆塔结构异常状态快速诊断与精准检测技术”开展的实践。
当前正值防汛“七下八上”关键时期,电网运行面临高温、暴雨、山洪等多重考验。湖北部分输电线路位于山区,周边地质结构复杂、气象条件多变。滑坡、路面塌陷、岩溶沉降等可能造成杆塔形变、倾斜、基础沉降。杆塔形变具有幅度小、周期长的特征。及时发现杆塔异常对于防范输电设备受损至关重要。“此前,人工常规巡检只能发现杆塔的明显损伤。若想检测杆塔微弱的结构形变,需要人员逐基查看,费时费力。”湖北电科院设备技术中心输电室专责张力介绍。
湖北电科院经过3年科技攻关,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输电杆塔结构异常状态快速诊断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无人机搭载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检测输电杆塔,并将无人机采集到的激光点云数据录入该院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输电线路结构异常诊断软件中开展分析,帮助运维人员判断杆塔是否存在结构异常。“机载雷达扫描10基杆塔大约需要10分钟,数据处理约60分钟,可以批量作业,显著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和效率。”张力介绍。
为了满足杆塔结构状态量的高精度检测要求,湖北电科院还自主研发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装置。该装置具有测距灵活可调、耐高温和低温、测量精度高的特征,测距范围为1.5米~300米,测距精度在3毫米以内。
来源:国家电网报
版权所有:UAV FORUM 全国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