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网天水供电公司无人机飞手精准操控搭载“观冰精灵”监测装置的无人机稳定悬停,在330千伏麦榜一线115小号侧、330千伏麦榜二线121大号侧顺利完成带电安装作业。随着两台“观冰精灵”成功落地投用,天水地区核心输电通道正式迈入覆冰监测智能化新阶段,为冬季低温天气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筑牢科技防护屏障,全力守护区域电力供应生命线。
输电线路覆冰是西北高海拔地区冬季电网运维的首要风险隐患,数据统计显示,线路覆冰易引发绝缘子闪络、金具断裂、杆塔倾斜等故障。天水地处秦岭西段特殊地理区位,辖区内330千伏输电线路部分区段海拔超1800米,冬季低温、高湿气候叠加多雾凇天气,覆冰形成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且隐患隐蔽性强。此前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受山区复杂地形、恶劣天气制约,不仅巡检效率低,且存在响应滞后问题,难以精准捕捉覆冰初期隐患,无法满足覆冰风险早期预警需求,给冬季电网运维带来极大挑战。
此次全新投用的“观冰精灵”监测装置,依托多源感知技术架构打造,适配高海拔低温极端环境,可实现全天候稳定运行。装置集成多种微气象传感器监测模块,既能精准拍摄并识别毫米级覆冰厚度,精准区分雨凇、雾凇等不同覆冰类型,又能同步采集温度、湿度、风速等周边环境数据;搭配双模通信技术,有效破解偏远山区信号薄弱难题,确保监测数据实时传输“零丢失”,为覆冰风险研判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
“以往人工巡检10公里输电线路,需翻越山区、徒步巡查,全程耗时约3天;如今通过‘观冰精灵’联动云端管理平台,覆冰数据、现场实时视频可同步回传,隐患响应速度从小时级压缩至秒级,效率实现质的提升。”天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负责人介绍,该装置还具备覆冰趋势预测功能,基于历史覆冰数据、气象数据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可提前6小时发布覆冰分级预警,为运维人员制定直流融冰、精准巡检等应对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大幅提升运维决策精准度。
此次安装作业创新采用无人机协同带电作业模式,无需中断线路供电即可完成设备部署,既规避了停电对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的影响,又大幅提升作业效率,相较传统停电安装方式,作业时长缩短60%,实现电网运维与供电保障的双向兼顾。截至目前,运用无人机带电安装“观冰精灵”6处。作为输电线路智能化建设的关键实践,“观冰精灵”的投用有效破解了天水地区高海拔线路覆冰监测难题,推动覆冰运维从“事后抢修”向“提前预判”转变。
下一步,国网天水供电公司将持续推进智能监测装置扩容,逐步扩大330千伏及以下输电线路监测覆盖范围,整合无人机巡检、地面监测、云端管控资源,构建“空天地一体”输电线路运维体系,持续完善覆冰防治智能化机制,全面提升冬季电网抗冰保供能力,为天水地区冬季电力可靠供应、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坚实电力保障。
版权所有:CPEM电力防灾应急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