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多地出现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7月、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接连突破万亿千瓦时。近日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7月初,在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部和营销部等部门的指导下,该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国网西南分部成立电力气象研究专班,创新构建“三方联动、双轨协同、闭环提升”机制,建立常态化电力负荷分析预测和电力供需预测预警会商机制,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提供了重要支撑。
预测时间尺度上,研究团队结合中国气象局的全球气候预测模式逐日数据,将气候与电力供需预测从2周扩展至未来两个月。研究团队还提出“等效电力气象指标”方法,以用电负荷、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的空间结构作为权重,将240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气象数据转化为国家电网经营区的等效电力气象指标。
在预测方法上,研究团队将电力负荷分解为基础负荷和降温负荷,分别建模。基础负荷预测结合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速,优化经济指标与基础负荷拟合模型,拟合精度提升至96%。降温负荷预测充分考虑影响机理,综合气温、湿度等10个气象和经济社会指标,并考虑积温效应,创新引入非线性拟合方法,提升模型预测精度。
“通过创新机制,我们实现省域气象数据与电力数据的精准对接,提升了模型精度和预测及时性。”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韩新阳说。7月底,模型预测国家电网经营区8月最大负荷将创新高,与实际创新高数值的误差仅为0.4%。
版权所有:CPEM电力防灾应急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