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山区输电线路多、山火防护较难的实际,湖北黄冈供电公司建立政企协同联合行动工作机制,以种植置换林、建设标准化输电线路通道等方式保障线路安全。
8月14日,在湖北红安县永佳河镇西张元村,200亩油茶林长势喜人。油茶林上空,1000千伏豫武Ⅰ、Ⅱ线横跨而过。该线路是±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配套工程线路,也是鄂豫两省间的重要输电通道。
豫武线途经山地、丘陵,易受山火影响。为了提高线路防火水平,黄冈供电公司联合属地县政府及消防、林业等部门,制订了线路下方廊道的油茶林置换方案。油茶树种水土保持能力强,含水率和燃点较高,具有较好的生物防火效果。同时,油茶市场需求大、价格稳定、收益持久,且盛产期长达数十年,管理成本较低。于是,一片面积736亩、绵延近8千米的油茶林成了豫武线的天然防火屏障。截至目前,黄冈市输电线路通道共种植替代油茶林5600余亩,据估算可助农增收500万元。
标准化输电线路通道指符合安全距离标准化、运维管理规范化、通道管控数字化、联防联控高效化要求,且不发生责任性跳闸的通道。黄冈供电公司根据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管理细则,统一建设标准,明确了强化通道下方机械施工管控等6方面隐患治理工作重点,提出应急响应及联防联控等17项细化措施。“在建设标准化输电线路通道的同时,我们还将隐患治理关口前移,在通道设计阶段组织人员开展实地勘查,标记出山火高风险位置及等级,提高设计标准。”该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人阮飞介绍。为了确保设计标准不走样,该公司成立了专业督导组,定期组织标准化输电线路通道建设的督查验收工作。
目前,黄冈共有83条220千伏及以上线路符合标准化输电线路通道建设要求。黄冈供电公司将线路第一运维职责按属地区域划分至供电所,建立输电运检分公司、县级供电公司、供电所协同联动的三级运维体系。该公司还按照运维难易程度、植被分布特点等因素划分15个超高压、特高压线路运维网格,共设置通道主人126人、群众护线员14人,打造山火应急“20分钟”响应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今年,黄冈供电公司与黄冈市林业局、黄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黄冈市“林电共安”攻坚战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建立联合行动工作机制,明确攻坚清单和职责分工,全面排查输电线路通道内机械施工、垂钓、易飘浮物、树(竹)障碍、山火等隐患。上半年,该公司及时发现并处置外力破坏、山火隐患386起,山火险情数量同比下降38.6%。
“当前正值迎峰度夏,我们加强了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全天候可视化监控平台的值守人员力量,定期开展‘人工特巡+无人机智能巡检’,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全力保护输电线路安全。”阮飞说。
版权所有:CPEM电力防灾应急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