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国网浙江义乌供电公司完成110千伏稠青线的巡视,防外破成果显著。2月底,义乌供电创新破局,运用无人机挂载技术,在110千伏输电线路上成功安装新型“海鸥警示灯”。
据悉该警示灯优势显著,主体仅重156克,具备IP68防水等级,内置高效太阳能板与储能电池,能在连续阴雨天气下正常工作8天。其多向立体LED光源夜间自动亮起,可视距离达800米,全方位覆盖周边施工区域。安装时,技术人员操控M300无人机搭载专用夹具,于导线下方2米悬停后垂直上升,自动完成卡接,从展开无人机到安装完毕仅需5分钟。相比传统模式,无人机挂载作业安全系数大增,规避高空风险;作业效率飞升,单日可安装20处;运维成本降低,施工结束能快速拆除。
近年来,义乌发展提速,施工工地增多,110千伏输电线路防外破压力增大,尤其是夜间施工防护难题突出。无人机挂载“海鸥警示灯”,为输电线路夜间防护筑牢屏障,有力减少因视线不佳引发的外破事故,化解了传统警示牌安装烦琐、覆盖不足的问题,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警的跨越,为义乌供电保障输电线路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版权所有:CPEM电力防灾应急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