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防灾应急

国网特等劳模陆佳政:以科技服务生产,让电网在灾害面前“挺直腰板”

发布时间:2025-03-03来源:国家电网报

●人物名片


陆佳政,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聚焦电网防冰、防火、防雷等领域,他带领团队长期开展技术攻关,相关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


●劳模心语


坚持想,坚持做,就会有收获!


1月24日11时40分许,在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岑川镇的1000千伏荆潇线509~524号铁塔区段,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主任陆佳政带领电网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员,联合线路运维单位开展了首次交流特高压导线不停电地线融冰演练。虽然此前的多次模拟、调试都顺利无误,陆佳政还是十分紧张。累计通流30分钟后,荆潇线地线升温10摄氏度,各项指标全部达到预期,融冰演练圆满完成,陆佳政这才长舒一口气。


“面对困难,要有创新的勇气、要敢于提出创新的方法。”陆佳政说。不怕难题、关注一线,是不少人对他的评价。多年来,陆佳政坚持以科技创新服务安全生产的理念,带领团队聚焦电网防冰、防火、防雷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让电网在灾害面前能“挺直腰板”。


2024年年初,湖南电网出现了2009年以来最严重的覆冰过程。在为期2个多月的电网防冻融冰工作中,陆佳政带领团队成员辗转湖南十多个市州,使用电网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制的各类融冰装置开展了400多次直流融冰作业,保障了500千伏岗艾线、500千伏边红线等数百条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同年3月,他获评国网湖南电力“抗冰雪保供电功臣”。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应对气候环境变化成为电网安全运行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特高压线路输送功率大,冬季一旦发生地线覆冰,难以采用导线停电方式对地线融冰。在特高压线路不停电情况下实施地线融冰,存在感应电压高但缺乏有效抑制方法的国际难题。


2019年起,陆佳政牵头围绕特高压线路抗冰能力提升开展技术攻关。2023年,他牵头研发的直流特高压导线不停电地线融冰装置正式应用,在解决直流特高压地线融冰难题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24年11月,该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交流特高压线路的感应电压更高,抑制更加困难,安全保障难度更大。2023年,陆佳政牵头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开展电力、电子、材料、气象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成员历时近两年研制出了高可靠交流特高压导线不停电地线直流融冰成套装备,配备了线路侧和融冰装置侧双重感应电压抑制装置。该成果可将融冰感应电压抑制在30伏以内,满足融冰操作安全要求,破解了交流特高压线路不停电地线融冰难题。


除了特高压线路融冰装置,陆佳政还牵头研发了适用于主网和配网的4个系列共12种类型的融冰装置,辅助完成线路融冰作业超过2000次。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气候变暖,全球雷电活动更加频繁、剧烈,如何有效防雷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雷电如果击中输配电线路,强大的过电压极易导致线路的绝缘子被击穿闪络,进而引发电网故障。同时,雷击10千伏线路还可能造成带电导线断线坠地,引发人身触电事故。


陆佳政带领团队开展了近十年的研究,提出环形氧化锌避雷器阀片与绝缘子串联一体化结构,研制出了整支100千安大通流防雷绝缘子。目前,多个省份已在重雷区的上千条输配电线路中应用了超过200万支防雷绝缘子,使这些线路的雷击跳闸次数减少了90%以上。此外,他们研制出了复合绝缘子抗紫外线老化的专用配方,相关成果预计可将复合绝缘子寿命提升至20年以上。2024年10月,防雷绝缘子涉及的关键技术获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保障电网安全,还需直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新形势。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主流储能技术之一。锂电池在故障时可能发生热失控,产生大量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甚至造成起火和爆炸。“锂电池灭火防爆问题不解决,会影响大家对储能安全的信心。”陆佳政说。


坚持问题导向,2020年,陆佳政再次牵头开展跨学科研究。但他和团队成员此前并没有研发电池灭火技术的相关经验,一切要从零开始摸索。学习研究电池储能技术,收集电池防火资料,实地调研电池消防需求,反复开展测试……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们研究出氟基改性低毒性快速灭火技术,并配套研发了电池包灭火模块和电池舱级灭火装置,有效阻断储能锂电池热失控扩散的连锁反应。这套灭火装置可实时监控并自动运行,5秒内就能扑灭锂电池故障引起的火灾,灭火过程中产生的毒性气体可较全氟己酮灭火剂相比减少八成以上。


与此同时,陆佳政带领团队成员着眼提升锂电池本身的安全性能开展技术研发,尽可能将锂电池热失控遏制在“未燃”状态。2022年,他们研制出280安时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实现了电池短路时不开阀、不溢出可燃气体、不起火爆炸。在此基础上,他们于2024年研制出了314安时叠片电池和卷绕电池,实现了电池短路不开阀,6毫米针刺试验中不冒烟、不起火,电池的本质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聚焦打造电网防灾减灾“新高地”,陆佳政目前正带领团队围绕电力设施暴雨地灾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技术、电网灾害大模型预测等开展进一步技术攻关,着力推进电网山火监测小卫星实验平台建设,用行动诠释创新无止境的职业追求,全力守护电网安全。


版权所有:CPEM电力防灾应急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