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防灾应急

国网四川电力多领域创新持续提升保供能力

发布时间:2024-11-12来源:中国电力报

在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川渝交流特高压1000千伏甘孜变电站内开展1000千伏2号主变A相调补变试验,首台大型变压器减隔震装置在500千伏石棉变电站试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一个个科技创新工作为保障能源安全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力量。

抓科技,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当前,四川电力聚焦电网建设、生产技术等关键领域创新,持续提升电力保供能力,为安全供电保驾护航。


科技为工程安全赋智赋能


8月31日19时56分,在海拔3450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呷巴乡,国网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试验团队顺利完成1000千伏甘孜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B相负载试验。这是国内首次对高海拔1000千伏变压器开展的特殊交接试验。


“海拔高了,设备也会出现高原反应。为排查一个放电干扰点位,有时我们的试验会持续到凌晨1时。”四川电科院试验负责人冯运说道。试验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紫外成像、超声定位和特高频定位等先进技术排查异常放电点位,累计精准消除25处放电干扰点位。


四川电力针对高原环境下开展特殊试验的特点进行系统梳理,高质量通过高原环境下1000千伏变压器、GIS耐压及局放试验等能力验证;集智攻关研发高原试验新装备,完成高海拔特高压GIS一体化耐压试验平台、高压试验用特高压GIS内部状态综合研判系统等试验设备研制并一次性通过验收。


而新研发的高海拔特高压GIS一体化耐压试验平台可彻底改变传统试验设备部件分散和传统人工局放检测存在的安全性差、准确度低等问题,准备过程不需要车辆吊装及登高作业介入,试验时间从“天”缩短至“时”,极大提高了试验质效,实现了用科技创新为安全生产赋智赋能。


智能巡检升级助力电网运维


“已飞行到目标杆塔,开始执行自主巡视。”10月8日,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10千伏黎金线45号杆塔上方,一台拥有AI功能的无人机播报完语音提示后,随即通过激光雷达和智能算法,开始执行自主仿线飞巡。另一边,国网四川梓潼供电公司供电服务班运维人员循着无人机飞行的方向,辅助进行地面巡视。


四川电力在实现配网无人机自主飞巡方面有自己的“秘诀”,创新应用“AI点云+影像”和激光雷达的全自动高精度巡检技术,有效提升配网运维质效。同时,该公司还持续深化无人机应用场景,实现架空输电线路重要交叉跨越点位闪光预警装置带电安装,确保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输电线路日常无人机精细化飞巡工作中。


“机器代人”是四川电力由传统电网运检模式向智能化转型的典型实践。无人机挂接地线、安装闪光警示灯等新技术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成效保驾护航设备安全


“康定市炉城街道、塔公镇、新都桥镇、姑咱镇等乡镇街道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局地可能伴有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6月11日,四川电力生产管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能运检管控平台发现该区域可能存在极端恶劣天气,将对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第一时间向线路运维单位发出预警。


受地质因素及气候影响,四川是地震、山火、覆冰等自然灾害的高发区。2015年,四川电力开始建设电力物联网实验室,由该实验室自主研发智能运检管控平台,目前已经融合调度、用电信息采集等13类系统数据,可实现各种类型灾害的监测预警。


目前,四川电力还建立“短信+工单+APP”电力气象自然灾害快速响应制度,形成集会商、发布和处置覆冰、山火、地震、地灾、雷电、汛情、大风等7个灾种于一体的监测预警闭环机制,纵向汇集地市452套微气象监测装置,横向接入高原所等11类外部气象信息,提供重点设备和通道精准气象数据,科学指导抢修人员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今年以来,四川电力已累计发布山火、地震、雷电等各类自然灾害预警6119条次。


版权所有:CPEM电力防灾应急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