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网福建电科院创新“红外速查”模型精准锁定故障隐患

发布时间:2025-10-16来源:
9月30日,国网福建电力无人机智能巡检科技攻关团队成员张伟豪使用机巡作业管控平台中的配网“红外速查”功能,不到60分钟就完成了5000余张红外图片的智能筛查,并精准筛出5条红外告警信息。随即,信息推送至线路所属供电公司,开展设备安全隐患处置。
 
为电网装上“火眼金睛”
 
据悉,由国网福建电科院自主研发的配网“红外速查”模块再次迭代升级,得益于先进的算法和接地气的功能,针对配网异常发热缺陷可周期性实行“班车制”排查和专题性“专车制”技术监督,实现近期配网红外巡检图像全量筛查,做到危急发热缺陷图像筛查“零疏漏”,以技术支撑电网稳定运行,确保电力可靠供应,守护人民群众的“亮堂假期”。
 
在福建,用无人机代替人工巡检配网线路已成为常态。国庆、中秋两节前夕,在国网福建电力机巡作业管控平台上看到,全省每天有近千条10千伏线路运用“无人机+人工智能”开展设备精准测温,与此同时,每天产生的红外图像也超过5万张。“以往,红外图片审核过程复杂费时。现在,红外巡检图像数量高速增长,传统查看方式已无法满足每日巡检图像的全量筛查要求,并容易出现发热缺陷的误判、漏判。”国网福建电科院机巡中心负责人吴文斌介绍。
 
为了提高红外图片筛查、分析质效,国网福建电力无人机智能巡检科技攻关团队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开发、数据库管理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团队融合了背景干扰物体过滤、红外和可见光融合、发热区域形态特征挖掘等技术手段,构建综合“位置、形态、数值”多元信息的配网红外发热缺陷图像“红外速查”智能模型。该模型能够适应配网的复杂环境,准确提取线夹、接线端子、开关等易发热部件的图像特征,从海量图像中精准锁定发热缺陷,并实现配网红外图像筛查的数据传输、自动处理、结果反馈等全流程“一键贯通”。
 
为配网安全筑牢“AI防线”
 
5月16日,国网福建电力无人机智能巡检科技攻关团队将筛查模型部署在机巡作业管控平台的“红外速查”模块中,对福建省内9个地市供电公司的配网红外巡检图像进行筛查。截至目前,已筛查超735万张历史红外图像,智能过滤99%以上的无发热缺陷图像,将人工审核的工作量大幅缩减至原来的1%以下,并发现设备异常发热图像超3000张。同时,算法支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平均单张图像处理时间不足1秒,每天最多可处理红外图像超8万张,较以往的人工审核方式效率提升60倍以上,真正实现了海量图像的全量筛查。
 
依托该技术,国网福建电科院还创新打造了配网发热缺陷技术监督的新模式。采用新的筛查技术后,通过省级平台可以对全省的红外巡检图像进行全量筛查,并及时将筛查出的结果告知地市供电公司运维班组,实现了针对发热缺陷的多层级联动响应。新的技术监督模式,不仅实现了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而且有效促进了各层级强化配网发热缺陷的管控,达到了以技术监督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监督效果。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陈晶腾介绍,无人机红外测温具有灵活机动、高效省时、精准检测等优势,而应用国网福建电科院自主研发的配网红外图像快速筛查模块,则进一步优化了现场巡检后的红外图像查看工作,推动配网无人机巡检从“人工判图”向“人工智能诊断”的数智化转型,提高了配网无人机巡检效率和检测精度。同时,与国网福建电科院的技术监督联动,有效提升了莆田供电在配网发热缺陷管控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为莆田地区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中国电力报

版权信息:CPEM电力设备管理大会_电力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