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网直流中心搭建直流专业支撑硬件平台

发布时间:2025-08-12来源:
8月7日8时,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技术中心监控大厅,运行监视值长刘洋轻触操作屏,新一代直流集中监视系统自动弹出±800千伏淮安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状态评估报告。这份曾需要专业人员用两小时汇总分析的文件,如今可由该系统实时生成,屏幕上标注着设备潜在隐患点。
 
国网直流技术中心落实公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紧扣直流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保障直流安全稳定运行,建成并投用新一代直流集中监控平台、直流输电运行与研究实验室、特高压直流综合实训平台,全力打造直流运行支撑“强后台”、直流安全运行“校验场”和直流运检技能“锻造营”,提升直流设备状态感知、预防预警预控、故障诊断分析水平和科技创新、专业培训能力,系统性强化直流专业支撑作用。
 
目前,公司已建成直流输电工程38项、直流换流站75座,保障直流安全稳定运行责任重大。国网直流中心始终抓牢保障直流高可靠运行这一目标,持续加强直流集中监控、核心设备状态管控和直流故障诊断分析,构建高水平直流运维支撑体系。
 
在国网直流中心直流监控大厅,新一代直流集中监视系统高效运行,实现了数据从分散应用向集中赋能,故障处置从人工分析向智能诊断,设备管理从被动维护向主动预警的3个转变。该系统构建的实时数据中枢可对在运换流站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信息及故障录波等全量数据开展毫秒级采集与处理,构建起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数据库,为换流站设备状态评估、故障预警等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大幅提升直流运行数据应用效能。
 
聚焦直流核心设备,国网直流中心建立融合多维度参数的智能评估模型,实现设备健康状态的精准预测。该模型可提前预警关键设备潜在缺陷,使设备异常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实现设备故障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警的转变。该模型还具备直流故障在线智能诊断功能,可智能解析故障波形,溯源故障关联事件,在故障发生后自动生成包含故障位置、设备影响范围的诊断报告,并同步推送案例库中的相似案例与处置预案。目前,该模型已在±500千伏江城、±800千伏韶山等换流站试点应用,将故障分析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15分钟。
 
依托“电网一张图”,国网直流中心打造“直流一张图”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换流站异常工况、严重缺陷的全自动识别与信息推送。该平台还接入了企业级气象服务数据,构建起“环境-设备-电网”监控网络,帮助运维人员实时掌握直流系统运行态势,为偏远地区换流站的远程运维提供了“看得见、管得住”的技术支撑。
 
随着“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集约开发,直流输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保障直流安全可靠运行面临更高技术创新要求和人才需求。为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国网直流中心结合自身特点,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需求和直流输电新技术发展前沿,持续强化新一代直流技术攻关。直流输电仿真试验验证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应运而生。
 
直流输电仿真试验验证平台具备小而优、小而全的特点和有效连接、多方协同的拓展方式,配备了实时、离线、远程三大仿真系统,集成了28个典型直流工程离线仿真模型,并通过网络连接设备厂家仿真平台,构建了云上实时验证环境,可实现特高压直流、柔性直流、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等的仿真验证。在隐患排查方面,该平台通过精准模拟多重故障叠加、极端运行工况等场景,常态化对设备开展深度检测,提升设备健康运行水平。
 
国网直流中心着眼直流工程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持续提升直流专业人员培训能力,支撑公司新一代直流专业培训体系落地实施。该中心整合优化实训资源,升级直流运维、直流控制保护、柔性直流等9类分支专业36套实训设施,补齐实训体系短板弱项,打造覆盖全业务流程、全拓扑结构、全技术路线的直流专业培训平台。结合配套的实操课件,该平台通过“实体+虚拟”“线上+线下”“大屏+小屏”“体验+沉浸”的方式,实现对各类典型拓扑结构和全技术路线的仿真模拟,为直流运检专业人员提供全业务流程的场景式教学,持续为直流工程建设运维培养输送高素质专业化技能人才。
 
来源:国家电网报

版权信息:CPEM电力设备管理大会_电力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