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网青海电科院攻克750千伏高压电抗器现场“体检”世界级难题

发布时间:2025-07-28来源:
7月14至15日,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的青海德坤智慧物资仓库内,国网青海电科院试验人员顺利完成了750千伏高压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系统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定期体检”是该试验系统严阵以待、开展电网主设备状态评价的重要一环。
 
高压并联电抗器是远距离输电的“无功心脏”,是保障超/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电压稳定和经济运行的关键设备。2017年,由国网青海电科院实施完成的“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技术”成果顺利通过青海省科技厅项目评价,基于该项目,由国网青海电科院自主研发的国际首套750千伏高压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系统,将精准的“诊断”技术带到壮阔高原之上,为守护“电力天路”的骨干设备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电网安全呼唤“诊断利器”
 
绝缘缺陷严重影响高压并联电抗器现场安全稳定运行,仅2011至2015年间,青海电网就有9台次750千伏电抗器因绝缘缺陷跳闸甚至燃爆。每一次设备损坏和每一次非计划停运,都如同在西北这条重要的“电力大动脉”上撕开一道伤口,不仅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更制约了青海丰富的清洁能源向东部负荷中心的可靠输送。
 
虽然国内已有500千伏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研究,但开展750千伏高压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仍然没有可直接应用的方法与设备,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提供支持。如何在高海拔试验条件下克服上述困难,完成750千伏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创新方案填补行业空白
 
面对“卡脖子”难题,2016年初,国网青海电科院的科研团队迎难而上,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严谨论证与无数次方案迭代,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了核心解决方案——“能量平衡”原理与“电抗型阻波”技术的完美融合。
 
传统试验需要巨大的电源容量来建立高电压,团队另辟蹊径,利用特殊的串并联谐振技术,巧妙地利用电容器中储存的电场能量,精准地补偿电抗器在交流高压下产生的巨大磁场能量,这一创新思路,使得试验所需的外部电源输入功率需求锐减90%以上。
 
团队首创性地将电抗型阻波技术应用于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现场试验。如同为敏感的“听诊器”加装了高效的“降噪耳塞”,这项技术能有效抑制特定频带的干扰信号侵入试验回路,将背景干扰水平强力压制,使试验系统的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获得质的飞跃,检测灵敏度跃升20%以上,确保即使在复杂的现场环境下也能清晰捕捉设备内部的“隐患信号”。
 
历经19个月的艰苦攻关,科研团队克服了高原环境、技术落后等重重困难,构建形成750千伏高压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体系,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自主研制出全球首套750千伏高压并联电抗器现场局放试验系统。这套系统包含核心“武器”——高压无晕谐振补偿电容装置及隔离用阻波电抗器,首次系统性地解决了超高电压等级电抗器在现场复杂电磁环境下进行精准局部放电检测的难题。
 
高原电网筑起“免疫屏障”
 
2017年,这项技术在青海西宁750千伏变电站首战告捷。从西宁站到甘肃张掖站,从新设备交接试验到故障后精准诊断,该技术已在青甘两省完成多台330千伏至750千伏电抗器现场“体检”,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4992万元。
 
据国网青海电科院该项目负责人王理丽介绍,该项目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防患于未然——该技术如同为电抗器配备“贴身安全卫士”,能在设备入网前揪出绝缘隐患,避免“带病上岗”;在设备异常时快速锁定病灶,减少盲目返厂拆解,显著缩短停电时间。
 
今年年初,“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技术”项目成果又喜获2024年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发明奖三等奖,随着技术推广至更高电压等级,这项“青海智慧”正辐射全国,将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能源安全注入更强劲的科技动能。
 
来源:中国电力报

版权信息:CPEM电力设备管理大会_电力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