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浙江千岛湖,游客络绎不绝。电动游艇在游乐区穿梭,电机带动着飞索上的游客飞越湖面……翠绿的岛屿、湛蓝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湖水和欢笑的游客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为景区供电的电缆敷设在千岛湖底。8月15日下午,在杭州市淳安县月光岛湖区60米深的水下世界,一台电力机器人正在巡检电缆的运行情况。
这台机器人外形酷似迷你潜水艇,前端装有一个机械臂,身后则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发现塑料异物,前端机器臂准备清除。”岸上的操作人员——淳安县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一班班员王飞一边远程操控机器人沿着水下电缆巡检,一边通过机器人传回的实时画面检查电缆是否存在异常。
“在我们千岛湖,不少景点和居民用的电靠水下电缆输送。为了保障电缆安全运行,以往我们靠‘蛙人’潜水巡检电缆,但这种方式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都有待提升。机器人则具有水下观测面积大、回传视频清晰、巡检速度快等优势。”王飞介绍。
以此次巡检为例,机器人完成一条长度2175米的电缆巡检仅用1小时23分钟,比人工巡检节省了近两个小时。
杭州电网面积大、负荷密度大。杭州供电公司坚持“每一个时户数必争”,发挥数字之城优势,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国内标杆供电可靠性。前不久, 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发布2023年度电力可靠性数据,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杭州全域户均停电时间小于10分钟,供电可靠性达全国主要城市最优水平。
全域户均停电时间小于10分钟的奥秘,不仅藏在山区的水下,也藏在城市的地下隧道中。
8月19日,在地下7米处的杭州亚运村综合管廊电力舱内,监控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地下电力管廊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模型。
监控人员轻点鼠标,大屏上动态更新高压电缆线路电气参数及通道监控数据,地下电力管廊内电缆护层环流、局部放电、光纤测温等数据一目了然。
杭州供电公司以环亚运村电网为核心,建成输、变、配电网设备全要素数字孪生电网。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数字化模型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性能仿真。这就像是电网有了“双胞胎”,不过是存在于电脑里的虚拟版本。这个虚拟版本不是简单的复制,能通过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数据,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精准预测和优化控制。
“现在,我们不再需要总到现场巡检。通过数字孪生系统,我们能够远程监控电网,快速定位并处理异常,定位精度达厘米级别,这让我们对电网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 杭州供电公司电缆监控中心值班员赵丹说。
据介绍,杭州电网实现了高度电缆化,市区电缆化率已达97%。如今,数字化技术犹如运检人员在地下电力管廊中的眼睛,用科技力量守护着城市运行的电力“生命线”。
2020年8月,杭州供电公司在滨江区、上城区等核心城区取消10千伏和20千伏计划停电。2022年年底,杭州全域取消计划停电。
作出这样的承诺,带电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杭州供电公司将带电作业列为核心业务,实施青年员工“育苗计划”,坚持“所有业务都能干、核心业务自己干”,要求青年员工具备开展33类带电作业项目的能力,研发了带电作业新装备20余项、新工法12项。
在核心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数字化技术再次为国际一流、国内标杆供电可靠性“加码”。
“作业机器人停放完毕,现场检查器具已布置完毕,可以开始作业!”8月7日,在10千伏山三A144线电杆旁,萧山区供电公司员工梁志鹏操控遥控器,橙黄色的斗臂载着带电作业机器人缓缓升空,到达指定位置更换电杆上的老旧设备。借助带电作业机器人,人工带电作业次数得以减少,作业安全更有保障。仅今年夏天,利用机器人进行的带电作业已累计开展50余次。
数字之城,日新月异。在“人间天堂”杭州,伴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客户的用电体验将持续改善。
来源:国家电网报